媒体关注

《舟山日报》:著名渔村樟州村的集体主义文化印记

时间:2019-01-23 16:09:25  作者:群岛文化研究中心  点击:


著名渔村樟州村的集体主义文化印记

翁源昌

今日樟州村(资料照)

樟州,一个莲花洋边上的小村,一个全省著名的渔村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这里的人住的是草屋,外面下大雨,家里落小雨;吃的是芦稷饼番薯干,有了上顿没下顿;干的是“吃包袱饭”当雇工,穷困潦倒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这里的干部群众一心一意听党话,全心全意靠集体,勤劳苦干,省吃俭用,村队经济一年比一年强,渔民家境一日比一日好。他们拥有全县第一家村级发电厂,是全县最早打造机动“铁壳船”的渔村,是全县最早实行中小学免费读书的渔村,是全县最早安装闭路电视的渔村。 1994年,樟州村人均收入6289元,成为舟山市渔村人均年收入最高的一个渔村。

从全县的一个最穷渔村,短短几十年,就变成了一个集体经济活力充足、渔民生活安居乐业的小康村。如今的樟州村,道路宽阔整洁,两边崭新的楼房林立,生活设施齐全,这让人十分敬佩。

朱家尖党员示范船(资料照)

1 半个多世纪只换了三任村书记,真难得

坚强而稳定的村领导班子,是樟州渔业村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。从1953年合作社开始到1994年渔业体制改革转型,一直到现在,65年的漫长岁月,樟州村的党支部书记只换了三任,前二任书记都是带着大家干到年老退休为止,集体经济时的渔村带头船老大也只换了3个。像樟州村这样稳定的村领导班子,放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。樟州村的党员干部任劳任怨,大公无私,社员群众对他们是充分信任,大家拧着一股劲跟着集体走富裕之路。

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丁如兴,从1954年村党支部成立起,一直干到1983年班子新老交替,当了近三十年书记;第二任村书记邱安全,兼村长,从1983年一直干到2005年,也整整有二十多年;第三任村书记王沛国,市、区优秀共产党员、市级劳动模范,普陀区“十大渔业发展领头人”,2005年放弃每年七八十万丰厚收入,选择上岸担任年收入不到十万的村书记。

第一任带头船老大刘阿安,1954年8月初级社成立后开始担当;1961年建立樟州大队,村书记丁如兴兼任第二任带头船老大;1983年8月,副书记、副社长任央昌,担任第三任带头船老大。

  樟州村的这些带头人都是听党话,有着坚强党性,朝着奋斗目标,团结带领全村渔民埋头苦干的模范。丁如兴,村第一代领导人,在最困难时期,他发动群众,勤俭节约,积累资金,排除干扰,发展机帆船,摆脱贫困,是地(市)和县级劳动模范。邱安全,多次被评为省、市、区优秀党员,1995年被授予“全国劳模”称号。任央昌,1989年分别被国务院和省政府授予“全国劳模”、“省级劳模”光荣称号。在采访中,这些与大海大浪搏斗了大半辈子的老模范,对自己当年的那段辉煌的经历都非常低调,他们觉得当年带着渔民们迎风驾浪,为国家多捕一条鱼,牺牲个人利益,都是极为普通的事情。这里,仅从《普陀渔业志》和村里文化礼堂宣传栏中撷取几个细节。

邱安全,1945年出生,樟州村第二任村书记。面对渔业商品经济时代,上任后,就提出了“三年不分红,修建冷冻厂”的建议,动员带领村民投资300多万元,建起了冷库、机械厂、船厂等。他坚持“靠海吃海”原则,积极鼓励支持渔民更新改造渔船,使得樟州村在1992年就率先实现了渔船钢质化。 1994年全村固定资产达到3280万元,年产量7021吨,人均收入6289元,率先成为全市全区小康村。

任央昌,1946年出生,村带头船老大、党支部副书记、合作社社长、渔业公司副经理。海上捕鱼,常会遇到突发事件,任央昌这位带队船老大,多次在危难之际,奋不顾身,出手相救,赢得了渔民兄弟的一致好评。 1988年冬汛的一天,任央昌老大收听到强风暴将要来临的消息,就急忙起网返港,途中发现有一艘渔船正在发出点火燃烧求救信号,因风浪太大,别的渔船几次前往抢救都无法救成。眼看事故船上火越烧越旺,险情越来越严重,任央昌不顾安危,向遇险渔船靠拢实施救助,最终将缆绳系上了这艘事故船,并把它拖回沈家门渔港。

在村里走访中,现已85岁的老渔民张志根对我们说,村里第一代领导人造瓦屋,让我们从草屋住进了楼房,第二代领导人打铁船,让我们能够驾着钢质大型渔船远洋捕捞,海上安全有了保障。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。

在村党支部的坚强带领下,樟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 1962年,樟州村只有1艘35吨位的机帆渔船,1965年机帆渔船增至5对,木帆渔船12艘,渔业产量1411吨;1984年,机动渔船发展到20艘,平均每艘载重62吨位,全队基本实现渔船大型化。 1993年,全村渔业生产资源进一步增加,有机动渔船37艘,500吨级冷库1座,300吨冰库1座,还有船舶、机械修造厂、绳网加工厂及油库等配套设施,渔业产量达到3888吨,占全镇三分之一,成为重点渔业村。渔业体制改革以后,樟州村渔业经济继续走在前列,2010年,有100吨位以上大型钢质机动渔船117艘,渔业产量14348吨,占全镇38%。

  2 坚持走集体化道路,真齐心

在樟州渔业村走访中,我们深深感到,樟州村村民都坚信集体的力量,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,尤其是那些经历过饥寒交迫生活的老一代渔民,在当年的合作社、渔业大队集体经济建设过程中,听党话,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渔业生产之中。现年85岁的张志根老渔民说,1950年,他16岁,过去樟州渔民没有生活保障,从小弄“洋生”,屎撒大海洋。他14岁就上船抲鱼,家里很穷,有次夏汛出海,把长袖子衣服袖子剪剪短当夏装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搞互助组、合作社,以及后来的渔业大队,集体化道路让我们一步步过上了幸福生活。

上世纪80年代开始,樟州村面对市场经济大潮,坚持走集体经济发展之路。 1983年创建经济合作社,村里调整完善“三定两奖赔”承包责任制,使经营体制更加稳定。 1989年创办集体渔业公司,按照规模化经营,企业化管理的发展模式,集体经济结构一直到1994年渔业体制转制为止。30多年来,坚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、统一经营、统一核算的经营体制,集体经济不断壮大。 88岁的丁阿康老渔民说,当年阿拉樟州男男女女都是一心扑在集体生产上,樟州有这样一句话:吃过初一饭,男人离开樟州山,女人挑上土箕担。上世纪50年代初,为了村里造大船,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锡酒壶、蜡烛台拿出来换钱给村里。冬至以后海上风暴多了,人家渔村都进船回拢,阿拉樟州还要到南下大陈、海门、洞头,趁着我国台湾暖流上来去抲带鱼,每年过年都在海上。过年抲带鱼回来后,顺便买来一些造屋的木头,上世纪70年代草屋翻新造瓦屋,都是靠冬汛南下抲带鱼这些收入。

带头船老大任央昌告诉我们,樟州从干部到群众,都是把党的话记在心里,思想觉悟非常高,干部想到的事情与群众所想的都是一致,大家都认为走集体化道路有奔头。国家分配下来的抲鱼计划任务,都是拼着命完成,从互助组、合作社一直到1994年渔业体制转制,从来不私分鱼货。虽然是抲鱼人家,吃的都是小鱼小虾,村民家里有儿子结婚女儿出嫁,村委会就讨论决定给这户人家多分些钱来购买鱼货。以前,每逢冬季短暂修船时间,干部们在一起抓紧制订明年生产计划,补充修订各种制度,然后由社员大会集体讨论,确定下来的各项制度,每个人都必须遵守。几十年来形成了一个传统,就是“三修”工作,叫做“修船修网修思想”。村里乡风淳朴,邻里互助团结,村民遵纪守法,勤劳致富。樟州村先后被普陀区委、区政府评为文明村、社会主义新渔村;被舟山市委、市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、渔业先进集体;被浙江省委、省政府授予小康示范村、文明单位等称号。

3 妇女顶起半爿天,真厉害

樟州村老渔民口中常说这样一句话:男人抲来打机帆船,老婆来养儿子囡。三十多年前,樟州村的妇女,为集体经济的发展,个个都是吃过苦、流过汗、出过大力,是让人竖起大拇指的女性。每当渔船拢洋,她们就在码头上抢着卸鱼、理鱼、加工、晒鲞。每当渔船出洋前,他们在海岸边忙着洗网、烤网、血网、打绳索。她们都是能够让出海男人放心抲鱼的好老婆,都是公公婆婆称颂的好媳妇,儿女眼里的好母亲。在这些妇女中,任杏莲是其中杰出的代表。

任杏莲,1953年被任命为普陀月岙乡第一渔业社副社长,以后几十年间,一直负责全村渔业后勤保障工作。1957年被授予“浙江省渔业模范”,她被称为樟州渔业生产的“后勤嫂”。在她带领下,全村妇女齐心协力,顶起了樟州生产生活的半爿天。

樟州村是一个渔业村,计划经济时代,村里抲上了鱼货全部由县水产公司收购,口粮是实行“按人分等,依人定量”的供应办法,按照下海渔民和后勤渔民不同标准发给“定额流动购粮证票”。下海渔民每人每月大概21公斤,家里女人只有几公斤。发给的定粮标准不够吃就要靠番薯、大麦等粗粮来补充。村里组织成立了妇女队,起早摸黑,砍山劈地在极其贫乏的山地上种上了番薯、大麦,补充粮食不足,让男女老少基本能吃饱肚皮。樟州村的女人个个都是好样的,生活艰苦,她们不埋怨,不叫苦,白米饭让给出海抲鱼的男人吃,让给正在长身体的儿女们吃,自己吃的是大麦糊、番薯干饭。白天忙着参加生产劳动,还时常挑灯夜战,保证渔船按时出海,家家户户每年还养了一头猪,过年时出售补贴家里过新年。

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,舟山渔场海蜇资源非常丰富,海蜇成为各渔村重要生产收入来源。现已90多岁的任杏莲告诉我们,曾经有几年,村里张捕海蜇网具用的是稻草绳编织而成的渔具,俗称“草绳网”。稻草价廉而海蜇物贵,当时渔村有“稻草绳缚黄金”的说法。任杏莲说,为了买稻草,她走遍了舟山角角落落的岙里头,早稻收割季节,每天天还没亮就出门了,翻山越岭,鞋底走塌了,就买双草鞋穿穿,脚底走得起泡,还是忍着赶着走路。稻草装来后,全村妇女们就用木榔头在石墩、石板上用力敲打稻草,脚趾头敲伤了,也不休息,一直敲到只剩下稻草芯子为止。后来用棉纱网,为了让棉纱网发硬牢固点,不易被海水腐蚀发烂,每当渔船一水回港,村里妇女们就立即把网浸在木桶里蒸煮,然后晒在山岗上的毛竹架上,那时候樟州村的妇女们苦得真是不得了。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每到立秋墨鱼汛,一艘艘满载墨鱼的渔船靠岸,村里就忙开了,“男拖乌贼女剖鲞”。任杏莲对我们讲,为了能晒出上等“明府鲞”,女人们白天早已在朝阳的大沙滩、山坡平地上,搭起了一个个竹架,搁好了一爿爿竹簟。渔船一靠拢,就不分日夜,投入紧张的加工之中。她们在海边用鲞刀非常熟练地剖墨鱼,站在淹过膝盖的海水中,双手端着箩筐来回用力旋转,让海水把已剖腹取出内脏的墨鱼荡洗干净,接着急忙把墨鱼晒在竹簟上。过了几天,肉质肥厚结实的墨鱼鲞就收拢起来,及时上交给村里,她们从不私下拿到外面自己去卖个高价,全部交由水产公司来收购。这段特殊的经历,那个年代樟州村的妇女们都记忆犹新,男人们也记得他们的女人的辛苦,老渔民丁阿康说,当年村里有一个渔嫂,有一年鱼鲞加工费拿来了14元,换了50公斤大米,高兴得要命。可以说,樟州村的每一步发展,都有着像任杏莲这样妇女的坚强身影与无私付出。

如今的樟州渔业村,新时代新的经济发展形势,让全村更增添了新的发展活力。在村委会办公室,党支部书记王沛国告诉我们,目前,樟州村正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发展战略,继续巩固发展渔业生产,借助村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,村里已经制订了村庄建设发展规划,经过几年奋斗,一个美丽的“海上莲花渔村樟州”新面貌将出现在人们面前。

在樟州村委会门口的党建宣传栏中,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话:樟州在党的正确领导下,全村人民团结一致、击楫弄桨,栉风沐雨、艰苦创业、共同致富,谱写了奔小康道路上一页不朽的篇章。这就是樟州村半个多世纪以来,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所坚守的一个信念,它将指引着樟州渔业村不断阔步迈向新目标。(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照)

(2019年1月22日《舟山日报》第4版海潮人文 http://www.zhoushan.cn/zsxwwapp/mobile/zsxw_5978/201901/t20190122_912169.html)


开云在线登录-开云(中国)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 
联系地址:浙江省舟山市临城新区海天大道268号 邮政编码:316021 EMAIL:zimc@zimc.cn
浙ICP备06019498号-1        

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77号